广彩瓷与十三行“有段古”
2019-10-16 22:00:53




清朝中叶颁布“一口通商”诏令,仅允许欧美商人在广州口岸从事通商贸易。外国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后,除携带正规货物离开,还为自己或他人购买一些物品带回本国,其中不少是被称为中国外销艺术的工艺品。在当时,采购瓷器几乎是每趟外国商船返程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瓷器风靡欧洲


作为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中国瓷器在欧洲曾被视为奢侈品、收藏品和珍贵器皿,一度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英王玛丽和法王路易十四都曾醉心于中国瓷器的收藏;路易十四更命他宰相所创立的中国分司从广州订制了大批绘有法国甲胄文和军徽图案的瓷器。欧洲上层社会纷纷效仿皇室风尚,显赫家族及各大公司相继订购绘有自己家族标志、团队徽章的瓷器。于是由欧洲出样,中国烧制的“纹章瓷”风靡欧洲。据记载,仅瑞典就有300多家贵族在广州定过绘有其家族纹章图案的中国外销瓷。







“广彩瓷”应运而生


面对欧洲市场日趋复杂的装饰要求,外商更愿意选择景德镇未经装饰的白瓷,在广州绘制加工的订货方式。因此,富有灵感的广州行商和工艺师们更准确地把握到西方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创造出一种中西艺术结合的外销瓷器。这样的瓷器在当时就被称为“广彩瓷”。


这种瓷器在嘉庆、道光时期极为盛行。它有别于传统景德镇御窑彩瓷。既保留着传统工艺,又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粹,堪称釉上彩的创新。在当时,这些经过彩绘画师创作的瓷器,也都变成了名贵艺术品而远销海外,甚至被西方人称为“白色的金子”。此外,中国瓷器与海外风尚的契合,还表现在广州外销瓷的款式随着国际市场的流行而不断更新。十三行时期,外销瓷前后经历了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英式、法式、古希腊式、罗马式等数次变化。





外商采购潮 


资料记载,附属于洋行的广彩瓷作坊集中在广州珠江南岸。据北美旅行者威廉·希基考察,1769年广州珠江南岸有100多个加工场,其技艺多为祖传。同时,广彩瓷的生产工序复杂,每完成一件瓷器都要经过80-100人之手。精美的作品最短也需要一周时间完成。更有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作品。为此,在当时订货的方式也包括了成品瓷、半成品瓷器、期货交易等。据了解,当年的广彩艺人行业会就设在今天文昌南路毓桂坊三巷,至今周边仍有不少能操祖业的老街坊。


随着发展,到了18世纪,瓷器逐渐成为必需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外商在广州商行订购瓷器发展到了顶峰,许多人靠着瓷器贸易而一夜暴富。当时,外国商人抵达广州后便立即走访十三行街区的瓷器商行,以尽快备齐货物。据荷兰公司的通商报告记载,1764年,广州经营高质量的瓷器店就有50多家。此外,据统计,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运回的中国瓷器最多,共达2000多万件。荷兰至今仍保留着1758年在广州订购瓷器的图样,据说它是目前所发现最完整的一份订购图纸。





当时,在广州的瓷器商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世界经营理念的经营家。其中一位名叫亚兴官的行商,在中美瓷器贸易中十分活跃,至今美国一家博物馆中仍存有他当年的名片。为了扩大生意,这位行商更是将经营广告做到了美国报纸上。如今在美国白宫、华盛顿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内都不乏广彩瓷的收藏。


资料源自:《帝国商行:广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