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口有段古| 劈波斩浪,争立潮头!端午节前夕,一起走进墩头老龙的“前世今生”
2020-06-24 21:17:14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扒龙船”的习俗,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五月初五,河面彩旗飘飘、鼓声雷动,岸边人群熙攘、粽叶飘香,成为一份连通历史和现实的乡土记忆。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

人们要暂别龙舟竞渡的盛景,

但趁着端午佳节,

探一探冲口墩头老龙的“前世今生”,

也别有一番趣味。


“前世”:历经辉煌



冲口街辖内有多条河涌,旧时人们沿涌而居,河水直通珠江,“扒龙船”是端午保留节目。

说起冲口的龙舟,最老资格的坑口村墩头老龙就藏身在大冲口涌聚龙桥旁。据村中长者所说,墩头老龙在清朝时期就存在,估计年龄超过600岁,长32米,能承载70人。

坊间有说法,在广佛地区有3条老龙,墩头老龙是最老的一条,另外两条分别是番禺塘步老龙和南海盐埗老龙。

广府龙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完整的龙舟仪式,起龙、采青、赛龙、招景、趁龙、藏龙、散龙等各个步骤环环紧扣,且每个步骤都十分讲究,传统味十足。墩头老龙虽然平日深埋涌底,但每到端午前后,它就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


以起龙为例,俗话说“四月初八,龙船透底挖”,粤语中“起”与“喜”同音,因此一定要说“起龙”而不是“挖龙船”。起龙的人员一定是本姓氏身强力壮的男丁,不是谁都可以担任这个身份的。

起龙仪式上,村民焚香烛,上酒果,放鞭炮,敲锣鼓;排积水,清淤泥,洗船身。起龙之后还要请龙,等龙船洗净、风干,检修无误后,就会选择日子举行请龙仪式,在龙船上安上平时供在祠堂的龙头龙尾,披红挂彩,贴上龙船符,用罗伞和旗帜等对龙船进行装饰。

村中族人在举行龙舟仪式的时候,每个环节都毕恭毕敬,都讲求团结合作。在这条传承几百年的墩头老龙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对龙图腾的古老崇拜,想象自己的祖先和这条老龙一起度过了多少风雨,感受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也会情不自禁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2019年, 坑口村民举行墩头老龙“起龙”仪式



2019年, 坑口村民举行墩头老龙“采青”仪式



“今生”:仍立潮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村中年轻人到外面打拼。游子在外,如何维系他们对家庭、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走进了新时代的墩头老龙,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冲口街党工委、办事处和坑口经济联社积极挖掘辖内的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很多古老的地区民俗“活起来”。

睇龙船,吃龙船饭

如今,冲口街每年都会以端午节习俗为切入点,对坑口联社属下的五个龙船会提供活动的指引和关怀。围绕着“扒龙船”开展的民俗活动,往往是从龙舟这个点散发出去,带出地区历史、乡风乡情等厚重的内容,进而生发出爱乡爱国的情感,墩头老龙在年轻人眼中变得不再古老。

对于乡民来说,“睇龙船,吃龙船饭”是各村之间联系感情的重要纽带,年轻人通过参与龙舟活动,借着龙船景探亲、龙船饭宴客,和兄弟村的亲友们多交流感情,延续村与村之间世好往来的乡情。”




2019年, 坑口龙舟到泮塘参加游龙探亲


现在的坑口村龙船已经不再参与比赛,以游龙、探亲访友为主。

但得益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村中年轻人被“扒龙船”魅力的深深吸引,近几年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龙舟活动的热闹不减当年,这不但带动着年轻群体关注并参与到非遗文化活动中,还使非遗文化在年轻新生代中薪火相传,让走过数百年岁月的墩头老龙依然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