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巷里隐藏的大爱
2020-06-29 13:22:53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除贫困、全面小康,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还是“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十周年。而后天,6月30日,正是广东扶贫济日。


扶贫济困是社会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总会有人伸出热情的双手。其实我们居住的金花街,也是和慈善分不开的福地。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些年,给予和帮助总是在金花常能听到的词。今天,就请大家跟着小e穿越历史,回顾那些充满爱意和温度的日子。


西关小巷中,藏着慈善传统


金花街因金花庙得名,虽然金花庙早已在岁月变迁中已完全湮灭,让人不得不为之些遗憾,但是金花辖内,仍有很多庙宇、教堂旧址,佛教、道教、基督教共谋慈善之举。


芦荻街上有一处围蔽起来尚未修葺完毕的建筑,这就在1913年(民国2年)由英国伦敦慈善会传教士所创办的万善礼拜堂,又称万善堂。金花街所处的西关地区,过去居住着不少贫苦百姓,成人忙于生计,孩童无人照料,更无读书识字的机会。民国27年万善堂内开班招收失学儿童。民国28年办学校,设小学、初中。后又增办孤儿难儿院,收容孤儿难童约500名。在金花地区历史上,万善堂扶弱济贫、兴学育人的功绩难以磨灭。




步入小巷斗姥前,蟠虬南小学的高达5、6米的校门让人眼前一亮,它显然是一个西式的建筑,高大的拱门下套一个方门,而在门顶上还有一个装饰层,圆洞、弧洞、圆球、方柱、欧式雕花,十分欧化。而实际上,这座建筑并非西式教堂,而是以前四庙善堂的门口。


所谓“四庙”,即原来在这附近的医灵庙、财神庙、西山庙和司马庙四家供奉本土神灵的庙宇。清朝末年,金花街一带庙宇极多,而这四家庙宇联合起来,组成慈善机构,在今金花街内设置四庙善堂,主管四间庙宇的产业及善堂的财务,施粥送衣,免费为穷人医病诊治,赠医赠药。里面也有香火堂,附近的一些居民便把祖先灵位放这里,以便拜祭。


小社区里有能量,《人民日报》也点赞


在城市发展的漫长岁月里,金花发生了大变化,但是乐善好施这个传统一直没有变。


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23版报道了这样一条信息




金花文化广场在“2017年度广州十大慈善标志”评选中榜上有名




2016年初,由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的“广州公益市集”首站便在金花文化广场拉开帷幕,当天活动共为金花街长者饭堂筹得善款一万余元。就在那次活动上,广州市慈善会向金花街道办事处颁发了广州市第一块五星级慈善广场牌匾。


从此,金花文化广场便成为了专为慈善代言的市民活动广场。近年来,金花慈善广场上举行了上百场为爱发声的公益市集、节日慰问等活动。


“金花”是一个中国味浓郁的喜庆名字,只要行走过金花,你便发现,这片土地一如它的芳名,几百年来传承着中国人最为尊崇的行侠仗义和乐善好施的人文精神。让我们为这样的金花传统点赞吧!


历史图片来自《金花故事》、幸福金花往期